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正如《诗经》所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正是工匠精神最生动的体现。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煤峪口矿机掘一线有这样一个“智”多星,在条件艰苦的千尺井下,一干就是7年。 这7年,他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矿工学习,向技术同行学习,向领导请教,孜孜不倦,刻苦专研,快速成为单位创新小能手,青年员工学习的榜样。几年的摸爬滚打,使他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也让他更深刻地认识到技术创新对煤矿企业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他提出的多套设计方案,为煤矿解决了生产成本的问题。他参与并完成了煤峪口矿矿井延伸和巷道掘进等工作,编写规程措施几十本,申报技术创新几十项,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凭借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取得了多项荣誉,入选煤炭行业青年领军人才库。
他觉得作为一名青年员工,只有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事,才能不负光阴与青春。在基层一线,他勤学苦练,严格要求自己,能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井下的工作是枯燥的,但是他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完成每天的日常工作,而是经常与其他同事一起从井下发现问题,进行攻关。
一次机掘一队的班长在工作间隙向刘根民提出了一个问题。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会有浮煤吸附在运输带表面,降低运输带与滚筒的摩擦力,容易打滑。浮煤黏附在滚筒上也容易造成输送带跑偏甚至撕裂,增大带式运输机的功率消耗。目前大多输送机都采用刮煤板装置对运输带进行清煤,此方法虽然简单可靠,但是刮下的浮煤需要人工清理,又费时费力,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面对班长提出的这个问题,刘根民在结束当天的下井任务之后便抓紧收集资料,请教老师,连夜画出了一幅模拟图。第二天他便带着他新设计的模拟图找到了班长。便式清理带式运输机机尾皮带自动推料装置主要由刮浮煤装置、传动装置、螺旋推料装置构成。刮浮煤装置将滚筒上的浮煤刮下,浮煤落到螺旋推料装置中,将其排出。此带式运输机机头机尾自动清煤装置借助滚筒动力,结构简单,无需附加动力源就能自动将运输带的浮煤清煤排出。刘根民研究出的这个装置得到了班长和工友的一致好评,“年轻人脑子转的就是快,点子多!”队长欣慰地夸赞道。
他每一次下井不单单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会经常跟着老师傅问这问那。刘根民从最初对井下设备的陌生到现在处理故障得心应手,先后完成并申报了 “枕轨双缸气动阻车器”、“液压支架压力检测装置”、“矿井瓦斯智能头盔”、“机械式矿用洒水冲尘车”等多项技术项目,被矿评为“创新科技先进能手”,获得技术革新各个奖项。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在细节处发现问题,用科技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用行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刘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