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川中油气矿磨溪开发项目部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紧紧围绕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工作主线,持续推动管理革新升级,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科学高效开发,坚决做好产量“硬任务”。持续深化“单井-井区-气藏”一体化透明气藏管理体系,持续稳步推进“一井一策”管理模式,不断精细开发管理。紧紧围绕明年年度生产任务指标,专人跟踪气藏每日生产动态,抓好龙王庙组和灯影组气藏生产动态跟踪分析和监控管理,动态调整气井生产组织,确保年度生产任务达标。同时,积极推动磨溪8井、磨溪009-3井组井等气举排水工程,严格按调整方案设计规模排水,落实整体治水策略,保障气藏长期稳产高产。
提升管控水平,严守安全环保“硬底线”。积极推进项目部安眼系统AI预警及现场移动摄像机管理,严格按照“四不作业”要求,强化运用实时监控、视频回放、电话询问、现场核实等手段及时处置项目部相关报警信息,通过“四不两直”、“安全联系”等形式,持续开展全覆盖的安全环保检查、低老坏排查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生产现场及施工作业现场问题,重点开展高风险作业预查预判、先期处置、过程管控、风险控制,确保气藏安全环保生产。同时,全面开展环境风险排查,针对评估出的重大环境风险源制定管控方案,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健全污染源台账,落实固废、危废无害化处置,提高综合防范和处置能力。
探索运行机制,加强绿色发展“硬保障”。高度重视新能源装置运行管理工作,成立“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专业技术人员+一线班组长”的新能源项目管理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重点任务,并结合自身涉及的ORC地热发电、余压发电及光伏发电等项目,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及规程,理清流程标准,编制新能源设备应知应会手册、操作规程等,加强执行落实保障新能源项目稳定运行。
抓实人才培养,实现员工队伍“硬提升”。不断优化两个人才库的培养机制,丰富送外培训、专家指导、汇报交流等培养模式,强化承担任务、定期考核、竞争退出等日常管理,完善调整任用、推先选优、参加比赛等激励机制,为员工搭建好成长成才平台。同时,依托“丁辉专家工作室”,推动专家带技师、技师带新兵的技艺传承,常态化组织高技能人才开展一线技能巡诊、绝招绝技直播培训、送技术到一线等活动,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术创新、难题攻关、提质增效等方面“火车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