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是安徽淮北矿业集团青东煤业保运一区大件电工队队长,曾荣获青东煤业第一届科技大会“首席技师”、青东煤业第二届科技大会“优秀技能人才”、青东煤业第三次科技大会“青东工匠”等荣誉,这几份荣誉的背后,与他平日辛勤付出密不可分。在他眼里技术难题就是“香窝窝”,技术攻关就是岗位算账的利器。
青东煤业主井采用的是分时排矸,煤质松软可以按照设计的装卸路线,矸石特别在卸载时是蹦跳着到接收仓和井中,从而砸坏井中减速开关,对绞车的安全运转威胁很大,使生产材料消耗增加。他先后改开关、改支架、改位置,最后用槽钢做成一种即是保护罩又是支架的装置,把开关藏在里面,很好的起到了保护作用。一个减速开关200元左右,最高时两天更换一个。现在半年也不损坏一个,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材料费的投入。
压风机的这项改造是成本最小效益最大的一次改造。压风机专用油每桶需要一千元左右,如果突然高压掉电就有可能造成一台压风机喷油两桶半,造成极大的浪费。他通过在高压互感器柜增加了一个接触器来检测高压供电状况,如果在低压控制回路里收到一个高压掉电的信号,压风机断油阀就会迅速关闭不喷油,这样就及时减少了材料费的投入,省下了一大部分资金。
这只是刘海峰众多技术创新中的缩影。近年来,他通过技术攻关,将一项项技术创新项目转为了生产力,在岗位上生动诠释了价值创造,为全区职工做出了示范,极大程度的带动了周围职工立足岗位做贡献的积极性。(撰稿: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