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经理,文化长廊胶靴房位置的暖气片跑水严重,影响员工洗澡,麻烦你安排处理一下。”
“收到,我马上去看看。”
11月15日凌晨两点,生态环保后勤中心供暖负责人王中英接到夜查员工王稳打来的电话。
挂了电话,王中英稍加思索,想到跑水的地方正好是胶靴房改造之后的交界地段,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影响员工正常上班,水顺势而下,漏到隔壁矿灯房和仪器房的话,情况会更加严重。于是,他先联系了文化长廊负责人寇平安,让他立即关闭进回水的两道阀门,随后便和维修人员带着扳手、管钳、水泵、阀门等工具材料迅速赶往浴室漏水点。经过两个小时的紧急处理,不仅及时解决了跑水问题,更换了阀门,还对沿线管路进行了细致摸排,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才离开。
这样的夜晚只是供暖准备以来的一个缩影,由于陕北独特的气候,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22℃,夜间温度已低至-5℃。本着早安排、早准备、争主动的原则,从10月8号开始,公司就为员工宿舍、餐厅、井口和车间等生活及工业区域进行供暖。
“自供暖以来,我们中心每天都组织到现场查看跑冒滴漏问题,为的就是确保每一名员工都能住上暖和的宿舍,升井后能洗上舒服的热水澡。”
“早在7月份开始,我们就组织人员对矿区内所有供暖管路、设备等进行日常检修维护、维护,更换员工宿舍、探亲楼地下车库暖气片共计36组,在联建楼以及员工餐厅入口处安装轴流式侧吹风热水加热空气幕,为全体员工温暖过冬提供坚强保障。”生态环保后勤中心负责人王中英说。
为了达到节能减碳的效果,公司根据生活及工业区暖气管道的实际情况,改变供暖结构,因地制宜、统筹优化,严格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原则,将“地供热、电供热、锅炉供暖、市政供暖”多种方式将结合,积极稳妥全面推进清洁取暖工作,优化供暖方式、分散压力,集中热源,尽可能的实现低排放、低耗能,让供暖更加环保、安全和便捷,达到既要温暖四季如春,又要蓝天白云的良好效果。
“除了做好常规的检修维护以外,今年的智慧供热平台新增了只会检测功能,将各区域,尤其是员工宿舍的供热温度、报修情况、投诉情况都整合到了一个平台里,工人维修具体情况也会直接进入系统,随时查看维修、派单、投诉处理情况的反馈,让员工在智享生活的大数据平台中更好的感受便捷的服务。”该公司智慧园区建设负责人赵鹏介绍说。
据悉,新搭建的智慧园区数字化管理平台中增加园区公寓室内温度监控计量,通过智慧供热平台的大屏幕,可以实现实时反映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且具备报警提示功能,能够及时发现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缩短排查故障时间,进一步保障供热安全运行,彻底改善了各区域供暖不均衡,改善矿区供暖、制冷条件,给员工提供一个舒适居住环境体验。
此外,公司还在井口文化长廊、各宿舍楼一楼大厅安装了热水净水器,在员工餐厅一、二楼分别放置了智能保温柜等保温设备,确保每一名员工下井能喝上热水,升井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让员工吃得暖心、洗得舒心、住得温馨。多角度全方位的后勤服务,为公司圆满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