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灾区的救护小队队员不得少于6人,进入前必须检查氧气呼吸器,氧气压力不得低于18MPa,并按规定佩戴和使用。
进入灾区的救护小队队员不得少于6人,进入前必须检查氧气呼吸器,氧气压力不得低于18MPa,并按规定佩戴和使用。
救护小队必须携带1台全面罩氧气呼吸器和不低于18MPa压力的2个备用氧气瓶,以及氧气呼吸器工具和备件袋。
如不能确认井筒和井底车场无有害气体,救护队员必须在地面将氧气呼吸器佩戴好。
【解读】本条是对进入灾区的救护小队人数和携带的装备的有关规定。
1.进入灾区的救护小队队员不得少于6人,进入前必须检查氧气呼吸器,氧气压力不得少于18MPa,并按规定佩戴和使用。
救护小队必须携带1台全面罩氧气呼吸器和不低于18MPa压力的2个备用氧气瓶,以及氧气呼吸器工其和备件袋。
救护队员又称救护战斗员,是在小队长直接领导下,并根据各级指挥员的领导,执行矿山救护具体战斗任务的人员。
救护小队进入灾区时,要携带大量的装备。这些装备包括自我保护装备及工作装备,都是自我保护和救灾工作不可缺少的;救护小队进入灾区,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都需要小队自己处理完成,如果等待救援,可能贻误战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进入灾区的救护小队人员不得少于6人。
氧气呼吸器:是一种带压缩氧气储备的隔绝再生式闭路循环呼吸保护装备(主要供矿山救护队指战员在窒息性或有毒气体环境中进行矿山救护工作时使用)。救护队员佩戴的是工作型4h呼吸器,有时救护队员又把它叫做"机器"。氧气呼吸器被救护指战员形象地称为救命器和救护指战员的第二生命。
进入灾区前对氧气呼吸器的检查,也称为"氧气呼吸器的战前检查"。正因为氧气呼吸器对于救灾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说他的完好是进入灾区指战员的生命的保证。因此各项技术指标必须合格。氧气压力是保证氧气呼吸器使用时间的一项主要指标,为了完成抢险救灾任务,氧气呼吸器的压力不得低于18MPa。
全面罩氧气呼吸器:即1~2h呼吸器,俗称为"一型",是抢救型氧气呼吸器。其作用有二:其一救护小队人员呼吸器损坏后,或人员由于中毒、中暑及其他原因而不能正常佩戴自己的氧气呼吸器时佩戴;其二在抢救灾区遇险人员时给遇险人员佩戴。也由于其重要性而进行明确规定。
备用氧气瓶以及呼吸器工具和备件袋,都是用于救护人员个人氧气呼吸器发生故障时修复用的,也是救护小队进入灾区必不可少的,本规程在此也做了明确规定。
2.是对不能确认井筒和井底车场空气质量时,救护队员必须在地面将氧气呼吸器佩戴好的规定。这项规定保证了救护队人员的自身安全。救护人员在不能确认井筒和井底车场无有害气体而乘罐下井。其一在罐笼内不便检查气体;其二罐笼的速度很快,有时来不及检查气体就有可能造成自身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