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冲击走,险程度和采取措施后的实际效果,可采用钻粉率指标法、地音法、微震法等方法确定。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冲击走,险程度和采取措施后的实际效果,可采用钻粉率指标法、地音法、微震法等方法确定。
对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应根据预测预报等实际考察资料和积累的数据划分冲击地压危险程度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解读】本条是对冲击危险程度的预测方法以及制定相应措施的有关规定。
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属特殊条件开采,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否则将使回采工作陷入被动局面,甚至无法开采。虽然已经采取措施但还应对其效果进行预测检验。目前预测检验方法有钻粉率指标法(钻屑法)、地音法、微震法等。钻粉率指标法是在媒体内的高应力区打小直径钻孔,测试钻进过程中的排粉量,排粉粒度及动力效应。在高应力区钻进钻孔孔壁迅速现塌,不断补充煤粉,一般是正常排粉量的1.5倍以上,另外煤粉粒度也相应增大除此之外在钻进过程中还可出现夹钻、卡钻和顶钻现象。
通过实验室煤样试验,参照现场实测的各项参数对比来综合判定所测煤层的冲击危险程度。
地音法和微震法则是在煤体内埋设探头,由探头向主机输送信息来判定煤层的冲击危险程度。这些方法中钻粉率指标法简便易行,所有煤矿都可采用。预测后如果确定为冲击地压煤层,在设计和采掘工作中就要按冲击地压煤层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包括:战略性区域性防治措施(技术性先导措施)、战术性局部性防治措施(解危措施)及生产过程中预防措施。